5月25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浙江总站、技术局主办的《CMG世界机器人大赛・系列赛》机甲格斗擂台赛在杭州圆满落幕。这是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格斗竞技赛,也是一场面向全球观众打造的科普展演赛。赛事通过央视科教频道(CCTV-10)、央视新闻、央视频、央视社教、央视体育、CGTN新媒体在海内外平台进行全程直播,带领全球观众近距离感受科技为生活带来的改变。
赛事中精彩刺激的格斗招式与专业细致的科普解读,让更多人对“人机协同”技术在未来生活中的应用产生思考,也在网络端引发了一场关于机器人技术能力与发展的讨论热潮。网友评论“这就是科技赛事的意义,在孩子心中种下创新的种子,未来可期!”
机甲选手激烈交锋
精彩招式尽显科技魅力
直播画面里最引人注目的要数擂台上走位灵活、出招敏捷的机器人选手们。
在前两轮比赛中,出手凌厉的“缎机巧匠”PK运筹帷幄的“AI策算师”;走位出其不意的“甲胄木兰”对战招数扎实稳健的“能量枢卫”。比赛过程中,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人运动控制算法精准处理多关节协同运动,实现毫秒级响应,迅速做出拳击、踢腿、闪避等连贯且稳定的格斗动作,并且表现出优秀的平衡性,精准的打点和灵活的闪避技巧令人惊叹。即便在对抗中被击倒,也能通过动态平衡算法在短短几秒内自主站立,展现出强大的快速恢复能力。
在最后的决赛中,“能量枢卫”超高爆发力率先出击,一记迅猛的膝踢击中对手;“AI策算师”踉跄后迅速恢复稳定,随后以一连串的直拳反击打乱对手节奏成功获胜。
人机协同默契十足
直击仿生机械与智能算法的硬核交锋
这些精准又力量感十足的招式背后,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支撑。本次赛事所使用的机器人采用国产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为了在赛场上展现出最佳状态,参赛队伍在赛前进行了大量训练,不断提升人机协同的默契度。
来自不同领域的操作员与机器人协同执行格斗动作,制定出多样的格斗策略,从简单的攻击闪避到复杂的连招配合,每一个动作都经过反复练习。
而机器人自身的高爆发力动力系统为动作力量的输出提供强大支持;仿生机械结构设计既能保证动作柔韧性,又能有效缓冲外部压力;超大关节运动角度空间则让机器人能更出色饱满地完成格斗指令。
在训练过程中,操作员们逐渐熟悉机器人的性能和特点,与机器人建立起独特的默契,正是这种默契,让赛场上的每一场对决都充满了悬念与惊喜。
是机器人之间的激烈对决
更是趣味十足的科普课堂
本次比赛中,机器人之间激烈的格斗竞技,不仅考验机器人在复杂动态环境中的运动控制精度、动态平衡能力等核心技术,也展示出了我国机器人科技领域的先进技术水平。
为了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机甲格斗招数背后隐藏的“黑科技”,本次比赛特别邀请来自北京大学、人工智能安全与标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泰尔系统实验室、浙江大学的专家学者加盟。在赛事直播过程中,他们从机器人研发、人工智能、机械工程等多角度,分析机器人动作原理、控制算法和战术安排背后的科技内涵,将复杂的技术原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给大众。
这场机甲格斗擂台赛,是人与机器人共同进化的一次重要实践。正如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情感与认知智能机器人实验室主任王韬在活动中所说的:“机器人行业发展的目标应该是更好、更聪明、更有温度地服务人类。”未来,智能机器人将在巡查巡检、应急救援、工业制造、家庭服务等多种场景大显身手。
如今,机器人在人工智能、人机协同、机械设计与制造能力方面正日新月异,我国在机器人产业链整合方面更具备系统性领先优势。
点燃科技梦想,普及科学知识,从今年5月1日举行的《CMG世界机器人技能大赛》畅想者大会观众与机器人的零距离互动,到这次在机甲格斗擂台赛上全方位感受仿生机械与智能算法的交锋,再到未来总台举办的机器人系列活动,为大众打开了一扇了解机器人技术的重要窗口,推动中国机器人产业迈向通用化、智能化新阶段。
来源:央视社教